最近幾年,有些地方為了彰顯自己的特色,紛紛在自己“地盤”上興建了許多標(biāo)志性雕塑,想要告訴來訪或路過的人們:瞧,這是我們的文化特色!
或許是因為受資金所限,或許并非“大師”所做等等原因吧,有些雕塑顯得是那么的拙劣,弄巧成拙,讓人看了表示:太辣眼睛!
這是某地“讓中醫(yī)走向世界”的雕塑,猛一看還以為是只白羽雞呢!
再看這個寧鄉(xiāng)的雕塑:寧鄉(xiāng)的花豬很有名,有名到可以踏遍世界。
大梨樹的精神就是“干”,不干什么都沒有。話是這么說,理也是這么個理。但你弄這么多“干”得雕塑,不免讓人浮想聯(lián)翩啊。
要這么干!
還要這么干!好了你們這股拼勁我們真的佩服了!
“夢露”從站在廣東土地那刻起,就倍受爭議,這個雕塑從安裝到拆除都堪稱“經(jīng)典”。這是安裝后游人如織。
最后,丟棄到垃圾堆,“夢露”情何以堪!
這是鄭州某廣場上的雕塑:孝順豬。其意是:豬寶寶給豬媽媽捶背。路過的人紛紛表示:不能直視!
這是廈門的一處雕塑,曰:牛壓熊。估計是寓意股市吧。但你這么直接的表示,我都得打馬賽克了,聽說此雕塑也已經(jīng)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