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開幕
開幕于當?shù)貢r間2019年3月1日的澳大利亞珀斯科特茨洛海岸雕塑展(Sculpture by the Sea, Cottesloe),是珀斯最大的免費公眾活動,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展覽之一,吸引了約240000名當?shù)丶笆澜绺鞯氐挠慰蛥⑴c其中探索藝術(shù),創(chuàng)造屬于珀斯的獨特浪漫,每天的日落時分成千上萬的人徘徊在科特茨洛沙灘的雕塑間漫步休閑,這已然成為了當?shù)匾粋€非凡的公共文化事件。
科特茨洛海岸雕塑展”與著名的“悉尼邦迪海岸雕塑展”齊名,均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聲譽最高的戶外雕塑展。今年是展覽的第15周年,來自17個國家的71件藝術(shù)作品一同在美麗的科特茨洛海灘展出,是一場來自美國、以色列、中國、日本、韓國、瑞典、挪威、芬蘭、意大利、斯洛伐克、奧地利、希臘和安道爾的國際藝術(shù)家的大型聚會,其中共有4位中國藝術(shù)家,他們分別是焦興濤、崔譯、胡泉純和毛玲剛。
焦興濤《黃色和綠色》
海岸雕塑展興奮地迎來了中國著名藝術(shù)家焦興濤在西澳大利亞科特茨洛的首次展示。焦興濤在當代藝術(shù)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關(guān)于消費主義主題的探索,將人們熟悉的日常用品,如廢棄的包裝盒、口香糖包裝紙或皺巴巴的袋子,用玻璃纖維將它們變成超現(xiàn)實的審美物品。他展出了《黃色》(2015年)和《綠色》(2012年)兩個形狀像廢棄的箭牌口香糖包裝紙的大型雕塑,俯瞰印度洋,吸引游客在不同的背景下觀看這個平凡的一次性物品。
焦興濤來自重慶,是四川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教授及主任,曾在北京首屆國際藝術(shù)雙年展、中國國家博物館、日本大分國際雕塑展等國際展覽中展出。中國國家美術(shù)館、重慶當代美術(shù)館、澳大利亞白兔博物館等主要館藏均有他的身影。焦興濤說:“科特茨洛海灘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雕塑展覽地點,我很高興來到珀斯參觀展覽和海灘?!?/span>
崔譯《源 NO.2》
崔譯來自杭州,共三次參加澳大利亞海岸雕塑展,并在2017年悉尼邦迪展覽中獲新興藝術(shù)家獎,曾多次游歷歐洲,于法、德、意等國駐地創(chuàng)作作品并被收藏。崔譯時常通過材料的知覺屬性表達對現(xiàn)實境遇的形式探索,此次展覽的《源 NO.2》延續(xù)以往作品意象的生命力量感,鏡面的扭動在西澳大利亞燦爛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亮,吸引游客在螺旋上升的視覺過程中感受“對抗與平衡”的交融。作品在戶外公共空間展出,與自然、人群互動,是藝術(shù)介入現(xiàn)實,作用于人群的魅力所在。
胡泉純《畫屋造屋》
胡泉純來自北京,現(xiàn)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公共藝術(shù)工作室教學,作品藏于中國多處公共藝術(shù)收藏,曾在廣東美術(shù)館和2018年悉尼邦迪海岸雕塑展展出。胡泉純展出的《畫房子做房子》最開始是針對湖南常德一片拆遷區(qū)域所開展的 “事件介入”計劃,希望通過小學生的視野將目前的棚戶區(qū)的記憶保留下來,在小學生畫完后,大學生開始“做”,使得“個體記憶”和“城的記憶”聯(lián)系起來。 作品安置在科特茨洛海灘雪白的沙灘上如同一場兒童的游戲,與公眾游客相映成趣。
毛玲剛《地球是平的》
毛玲剛來自北京,曾參與過國內(nèi)外眾多著名藝術(shù)家的雕塑項目,這是他首次在中國以外參加展覽。作品《地球是平的》在海灘落日晚霞的映照中反射著光可鑒人的鏡面光澤,講述了中國、中國人民、中國環(huán)境以及中國在歷史上的地位。這棵樹被放在基座上,象征著大自然的美麗和脆弱。毛玲剛說:“無論歷史的美好,還是歷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span>
展覽現(xiàn)場
澳大利亞珀斯科特茨洛海岸雕塑展是一個國際交流的文化藝術(shù)平臺,自2005年首屆展覽以來,共有來自38個國家的500多名世界上最優(yōu)秀、最著名的雕塑家在科特茨洛海岸雕塑展上展出,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展望、陳文令、李偉、隋建國、關(guān)偉、高孝武和王書剛等;來自英國的安東尼·卡羅·奧姆爵士(Anthony Caro OM)、托尼·克拉格爵士(Tony Cragg)和扎達克·本·大衛(wèi)(Zadok Ben-Davi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