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郊區(qū),距離城市中心不遠處有一所雕塑公園,這座典型的中歐式的,卻又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雕塑公園里,陳列著匈牙利共產(chǎn)主義時期(1949-1989年)的大型紀念雕塑。在這座露天的博物館里,游客可以看到列寧的雕塑、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雕塑、還有匈牙利共產(chǎn)主義領導人庫恩·貝拉(BélaKun), 安德魯·沙格沃里(Endre Ságvári)及阿帕德·紹考希奇(árpádSzakasits)的雕塑。
第一個提倡建立這座雕塑公園的人是一位文學史家,拉茲洛·斯佐仁尼(LaszloSzorenyi)。只不過在1989年6月5日的雜志期刊“信用”中,他所倡導的是建立一個國家的“列寧公園”,旨在收藏匈牙利共和國境內(nèi)所有的列寧雕塑。
1989年震驚世界的“東歐劇變”導致整個東歐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現(xiàn)行的政治及經(jīng)濟體制的根本性改變。1989年10月,匈牙利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為“匈牙利共和國”,取消馬列主義政黨在國家機構中的領導作用。同時,如何處理與前政治體系相關的諸多政治題材的紀念碑雕塑的問題,也被多次提到議程上。在不同政體及國內(nèi)各方人士的建議及壓力下,布達佩斯中央會議于1991年12月5日決定了這些雕塑的去留問題,不同地區(qū)紀念性雕塑的去留問題經(jīng)過多次投票及審議也有了最終定論。
至于放置這些雕塑的雕塑公園的建成問題,中央會議的文化委員會采取了競標的方式,當時還是亨特事務所. 建筑工作室的成員,年輕的匈牙利建筑師阿科什·埃勒德(ákos Ele?d)成為最終的勝出者。經(jīng)過多次審議及反復研究,雕塑公園最后選址在泰泰尼(Tetenyi) 高地,即現(xiàn)在的布達佩斯第22區(qū)。
盡管東歐政治巨變導致了一些負面影響,所幸匈牙利各界知識分子達成一致,認為對待紀念公園的態(tài)度上,應該以一種文明的,帶有教育意義的方式來看待這一敏感的政治話題及歷史產(chǎn)物。
1993年6月29日,紀念公園正式剪彩開放成為公共博物館。當時由于資金原因,公園還處于未完工狀態(tài),一些公園初始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沒有完善。盡管如此,公園自開業(yè)以來陸續(xù)接待了很多游客。經(jīng)歷了前幾周、幾個月為數(shù)眾多對公園感興趣的大批游客后,公園的游客量趨于平衡。關于建立這座收藏共產(chǎn)主義時期雕塑公園的爭論也逐漸平息。
2006年,標志著紀念公園的新篇章。一個真人等大的布達佩斯斯大林紀念碑復制品落成于雕塑公園。這件雕塑不是對原版雕塑的復制,而是藝術家阿科什·埃勒德(ákosEle?d)對其進行的藝術再創(chuàng)作。
2007年,一個新的展廳及小型電影院在紀念公園建成。展出的攝影展“斯大林的靴子”,以英文及匈牙利文的文字說明形式,向游客展示了匈牙利1956年的革命歷史、1989-1990年政治局面轉(zhuǎn)變的歷史及紀念公園的歷史。電影院里則播放由加伯·格蒙德·帕普導演的關于秘密警察的紀錄片,影片以英文字幕的形式進行展播。
紀念公園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在布達佩斯的博物館及旅游景點行列中找到了自身的位置,并且成為匈牙利本國及世界各地游客最喜愛的參觀景點之一。
在雕塑公園門口,有一首詩人古拉·里斯的詩句“獨裁的一句話”,雕塑公園的建立也是處于同樣的目的——在一群雕塑中,體會同樣的寂靜,體會同樣的隆隆聲……正如詩歌本身一樣,各種情感凝聚于心,痛苦、悲傷、羞恥、驚恐、憤怒、懊惱。
能夠剩下的,唯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