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拉琴、鄭和下西洋……這些人物或許事情都在昆明前史上畫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5月28日,以這些前史人物或事情為元素設(shè)計的12組雕塑悉數(shù)竣工,正式在滇池大壩與市民碰頭。
滇池大壩建于上世紀60年代后期,全長2400米,一直以來都是昆明人親水近水的首要區(qū)域。昆明滇池出資有限責任公司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因為根底較弱,1997年汛期時滇池大壩曾經(jīng)呈現(xiàn)了部分潰堤,2000年進行了簡略加固處理。上一年,滇投公司對滇池大壩進行了提高改造,完成了大壩加固工程、水體置換工程和大壩景象提高工程后,滇池大壩用全新的面孔和市民碰頭。
今年年初,“顏值”提高之后的滇池大壩開端對內(nèi)在進行豐厚。滇池大壩文明景象提高工程以滇池文明為主線,在大壩南北兩公里壩體上新建12組文明景象雕塑、12塊十二生肖地雕、279幅春夏秋冬植物欄桿立柱線刻以及180塊昆明八景和滇池景致線刻。此外,還在親水平臺上采用銅條鑲嵌的方式雕刻“滇池歷代水位線”,詮釋滇池歷代的水位改變。濟南雕塑
28日,包含滇池序文、聶耳、鄭和、羽人競渡、滇池前史、滇池圓舞曲、滇池水位線、滇池名人、知魚之樂 、湖畔拾趣、幼年的歡樂、喜慶熟年等12組雕塑正式竣工,并與市民碰頭。
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大壩景象雕塑更逼真,工程師們對每一處細節(jié)的描寫、雕刻上都反復(fù)校正、批改,力求大壩藝術(shù)作品精雕細鏤。